新闻中心
NEWS CENTER最新动态
NEWS CENTER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京津冀秋冬重污染成因找到了,4大原因、3大污染源
燃气蒸汽发生器:京津冀秋冬重污染成因找到了,4大原因、3大污染源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科技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有关情况。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采取了集中攻关和驻点跟踪研究相结合的组织方式,经过三年的努力,2900多名科技工作者团结奋战,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科技突破和研究成果。
攻关项目对2013年以来近百次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重污染期间,区域传输对北京市PM2.5的平均贡献率大概是45%左右,个别过程可以达到70%。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年来,随着北京重污染企业搬出、加大柴油车管控等措施实施,本地污染源得到较好控制,区域传输问题显得更为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三年“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22%
2017年4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设立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攻关项目自实施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295家科研单位、20名院士在内的2903名大气环境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组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同时,向区域“2+26”城市派出了28个“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攻关项目于今年7月通过验收。
对于项目成果,赵英民介绍,主要有六个方面:通过大规模的科学观测和实验研究,采取多技术融合方式,从污染物的排放、化学转化、气象条件、污染传输等四个方面,弄清了区域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来源,并且形成了广泛的科学共识;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空天地综合立体观测网和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了完备的区域PM2.5综合源解析的方法体系,形成了重污染过程的精细化、定量化的动态解析能力;建立了区域和城市高时空分辨率的排放清单,摸清了区域污染物排放现状,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精准识别了区域“2+26”城市和重点行业的关键问题,形成重点行业和城市关键问题识别与精准治理的技术体系。
同时,建立了“预测预报—会商分析—预警应急—跟踪评估”全过程的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提出差异化的应急管控技术方案,全面支撑区域应急联动和差异化管控,有力支撑了应急减排效益最大化;建立了以PM2.5目标浓度为约束的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算法,开发了大气污染防治科学决策的技术支持平台,提出了区域中长期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建议;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健康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健康效益。
赵英民强调,攻关项目有力支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与2016年相比,2019年“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22%,重污染天数减少了40%,北京市PM2.5浓度由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去年的4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34天下降到了4天。
区域传输对PM2.5影响显著
作为秋冬季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主要成因是社会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赵英民介绍,为了全面搞清楚区域重污染成因,攻关项目设计了相互印证的综合观测、实验分析和数字模拟相结合的闭合研究技术体系,建成国内最大的区域空天地一体的综合立体观测网,实时跟踪重污染过程发生、发展、传输和消散,动态掌握污染大气当中的组分变化情况和污染来源,从污染物排放情况、化学转化、气象条件变化、污染传输四个方面,全面阐明了区域秋冬季重污染的成因。
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重污染天气的发生: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的50%以上,是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大气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高,造成大气氧化性增强,是重污染期间二次PM2.5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了区域环境容量大幅降低,这是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必要条件;区域传输对PM2.5影响显著,各城市平均贡献率大约是20%-30%,重污染期间进一步增加到35%-50%。
赵英民说:“大气污染治理开始阶段,往往因为本地排放比较多,本地源对本地的环境质量影响比重是比较大的。随着污染治理的深入,本地源占比逐步减少,外来输入逐步增加。”
污染物在区域主要有三个传输通道:
一是西南通道,河南北部-邯郸-石家庄-保定-北京一线,这个通道传输频率最高,输送强度最大,重污染过程平均贡献率约20%,个别重污染过程可以达到40%。
第二个通道是东南通道:山东中部-沧州-廊坊-天津中南部沿线。
第三个通道是偏东通道:唐山-天津北部-北京这条线。
马军认为,从结果来看,在秋冬季重污染天,区域传输对北京PM2.5的贡献比例较大,只是北京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防治成效有限,需要加强区域间的联防联控,尤其是传输通道上城市的管控应该进一步加严。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采取了集中攻关和驻点跟踪研究相结合的组织方式,经过三年的努力,2900多名科技工作者团结奋战,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科技突破和研究成果。
攻关项目对2013年以来近百次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重污染期间,区域传输对北京市PM2.5的平均贡献率大概是45%左右,个别过程可以达到70%。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年来,随着北京重污染企业搬出、加大柴油车管控等措施实施,本地污染源得到较好控制,区域传输问题显得更为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三年“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22%
2017年4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设立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攻关项目自实施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295家科研单位、20名院士在内的2903名大气环境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组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同时,向区域“2+26”城市派出了28个“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攻关项目于今年7月通过验收。
对于项目成果,赵英民介绍,主要有六个方面:通过大规模的科学观测和实验研究,采取多技术融合方式,从污染物的排放、化学转化、气象条件、污染传输等四个方面,弄清了区域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来源,并且形成了广泛的科学共识;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空天地综合立体观测网和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了完备的区域PM2.5综合源解析的方法体系,形成了重污染过程的精细化、定量化的动态解析能力;建立了区域和城市高时空分辨率的排放清单,摸清了区域污染物排放现状,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精准识别了区域“2+26”城市和重点行业的关键问题,形成重点行业和城市关键问题识别与精准治理的技术体系。
同时,建立了“预测预报—会商分析—预警应急—跟踪评估”全过程的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提出差异化的应急管控技术方案,全面支撑区域应急联动和差异化管控,有力支撑了应急减排效益最大化;建立了以PM2.5目标浓度为约束的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算法,开发了大气污染防治科学决策的技术支持平台,提出了区域中长期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建议;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健康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健康效益。
赵英民强调,攻关项目有力支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与2016年相比,2019年“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22%,重污染天数减少了40%,北京市PM2.5浓度由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去年的4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34天下降到了4天。
区域传输对PM2.5影响显著
作为秋冬季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主要成因是社会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赵英民介绍,为了全面搞清楚区域重污染成因,攻关项目设计了相互印证的综合观测、实验分析和数字模拟相结合的闭合研究技术体系,建成国内最大的区域空天地一体的综合立体观测网,实时跟踪重污染过程发生、发展、传输和消散,动态掌握污染大气当中的组分变化情况和污染来源,从污染物排放情况、化学转化、气象条件变化、污染传输四个方面,全面阐明了区域秋冬季重污染的成因。
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重污染天气的发生: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的50%以上,是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大气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高,造成大气氧化性增强,是重污染期间二次PM2.5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了区域环境容量大幅降低,这是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必要条件;区域传输对PM2.5影响显著,各城市平均贡献率大约是20%-30%,重污染期间进一步增加到35%-50%。
赵英民说:“大气污染治理开始阶段,往往因为本地排放比较多,本地源对本地的环境质量影响比重是比较大的。随着污染治理的深入,本地源占比逐步减少,外来输入逐步增加。”
污染物在区域主要有三个传输通道:
一是西南通道,河南北部-邯郸-石家庄-保定-北京一线,这个通道传输频率最高,输送强度最大,重污染过程平均贡献率约20%,个别重污染过程可以达到40%。
第二个通道是东南通道:山东中部-沧州-廊坊-天津中南部沿线。
第三个通道是偏东通道:唐山-天津北部-北京这条线。
马军认为,从结果来看,在秋冬季重污染天,区域传输对北京PM2.5的贡献比例较大,只是北京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防治成效有限,需要加强区域间的联防联控,尤其是传输通道上城市的管控应该进一步加严。
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燃气蒸汽发生器信息可以经常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推荐产品】